用歌声连接彼此,用真心搭建桥梁
“我的心又回到了中国。”飞机刚落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第三次踏上中国土地的德国大学生安娜·布吕梅克(中文名布姝婵)兴奋地对身边的同伴说。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5/05/24/87002ee9-4fca-4050-8715-276bd87c12ee.jpeg"></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伯乐中文合唱团访华期间,中德两国青年合影留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张云刚摄</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我的心又回到了中国。”飞机刚落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第三次踏上中国土地的德国大学生安娜·布吕梅克(中文名布姝婵)兴奋地对身边的同伴说。已经第五次来华的尤金·曼加泽夫(中文名满宏毅)微笑回应:“我的心,从未离开。”</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今年4月,来自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的17名师生到访中国,先后赴四川、重庆进行游学之旅。14天的行程里,他们探寻大熊猫故乡,打卡三星堆博物馆和古镇村落,参观牵引动力实验室……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以及当代中国创新与活力的脉动。合唱团的成员们表示,将继续努力为促进德中两国友谊和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strong>“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也用歌声传递着友谊”</strong></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这是伯乐中文合唱团第十一次访华。这个合唱团与中国的故事,要从11年前讲起。2014年3月,在习近平主席访问德国之际,德国伯乐高级文理中学决定成立中文合唱团。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欧期间提出“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中方推出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以促进中欧青年交流互鉴,伯乐中文合唱团师生成为德国首个参与该项目的团组。</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11年来,合唱团以歌声为纽带,面向德国青少年开展“唱歌学中文”活动,以促进德中民间交流,增进两国友谊。“合唱团的大门向所有愿意唱中文歌曲、想了解中国文化的伙伴敞开。”伯乐中文合唱团团长张云刚告诉记者,该合唱团最初以伯乐高级文理中学学生为主体,后来逐渐汇聚起当地多所学校爱好中文的青少年。合唱团有专业声乐老师,每周固定排练4个小时。不少周边地区的学生慕名前来,住得最远的学生要驱车100多公里来参加排练。</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特点,并非初学者误以为的‘没有规律的图形’。通过唱歌学习中文,可以更好地掌握发音,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曲中深意,走近中国文化。”16岁的合唱团成员金·巴恩斯说。</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在成都街头的一家餐馆内,我们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中文歌曲《成都》,没想到邻桌的中国朋友也跟着哼唱起来。”加入合唱团3年多的亚历山大·乌贾瓦里(中文名邬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陶醉其中。“我们来自相距数千公里的两个国家。当我们同唱一首歌时,情感上产生了共鸣,这种感觉非常美妙。”邬强说。</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在上海快闪演出,在桂林开展英语支教,用歌声为北京冬奥会加油,参与成都大运会主题曲录制……“德国青少年用音乐这把金钥匙解锁中文新世界,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也用歌声传递着友谊。”张云刚说。</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伯乐中文合唱团协会主席米尔曼由衷感叹:“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它不分种族、不分地域、不分文化。11年前,我们种下了一株‘小树苗’。如今,在德中双方的共同呵护下,这株‘小树苗’茁壮成长,枝繁叶茂。”</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strong>“中国每座城市都有不同特色,希望能再多去几个地方看看”</strong></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步入三星堆博物馆,合唱团的成员们沉浸于古蜀文明的独特魅力中。来自德国多特蒙德市的高中生约纳斯·米勒在青铜纵目面具前久久驻足、细细端详。他说:“这种艺术风格很有特色。中国古代文明的创造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在武侯祠,马文·卡莱斯(中文名蔡志朋)对桃园结义的故事产生浓厚兴趣,他说:“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一种穿越千年的力量,至今依然能够打动我们。”</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在德国,大熊猫“梦梦”“娇庆”以及它们去年产下的双胞胎熊猫幼崽是柏林动物园深受欢迎的明星动物。走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家兴奋不已。“我看到大熊猫妈妈带着两只幼崽啃食竹子,它们滚下山坡又爬上去,嬉戏玩闹,非常可爱。”蔡志朋说。</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在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合唱团成员们体验了高铁模拟驾驶。布姝婵坐在模拟驾驶室内,一边时刻关注电子屏幕上的车速、信号灯,一边根据雷雨、风暴等不同天气状况操作。她说:“中国高铁不仅在速度上处于国际领先,在智能化与安全性方面也展现出卓越实力。”</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刷脸进车站、机器人送餐、移动支付……所到之处,中国高效便捷的科技应用让大家好奇又叹服。巴恩斯说:“在中国,科技与创新是可触摸、可感知的,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真正提高了社会运行效率,便利了人们的生活。”</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中国不仅拥有高速发展的科技,也拥有与之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我们在中国的每一天都很独特”……合唱团成员们告诉记者,此行让他们对中国、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认识。</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满宏毅从高中起便开始学习中文,曾到访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城市。“我把中国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每次来都像是回家。”满宏毅说,尤其在中国对德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后,来中国更方便快捷了,“中国每座城市都有不同特色,希望能再多去几个地方看看。”</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strong>“希望未来成为德中合作的参与者与推动者”</strong></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中国有句古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绝不是一次寻常的观光之旅。”16岁的米勒从六年级开始学习中文。在中国的10多天里,他认真记录下每天的感悟,希望带回德国与家人朋友分享。他说:“这种人与人之间近距离的交流,比书本知识更可知可感。”</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中国之行不仅带给我们知识与体验,更让我们感受到友谊的可贵。”布姝婵说,这段独一无二的旅程点燃了她对跨文化交流的热爱,“希望未来成为德中合作的参与者与推动者。”</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作为本次中国之行的承办方,西南交通大学组织了一系列中德青年交流活动。两国学生一起走进洛带古镇,观看川剧表演、体验太极拳和舞狮。在西南交通大学多功能厅,中德学生围坐在钢琴旁,结成搭档,共同学唱中德双语版的《茉莉花》。</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当西南交通大学音乐系的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气势磅礴的古筝重奏曲目《打虎上山》后,德国学生们纷纷上台体验中国传统乐器。“听到德国朋友尝试用古筝演奏《茉莉花》的旋律,我真切领悟到音乐跨越东西方文化、将人们连接在一起的力量。”古筝演奏者郭佳说。西南交通大学合唱团团长王宝茹说:“看到德国伙伴们如此热情地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我们很自豪。”</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首次来华的高中生乔琳·西弗斯说:“我无比感激这次旅程。旅程中,我们每一天都在感受立体多彩的中国。”“理解、倾听、共同成长——我想这正是德中年轻一代交流的关键所在。”巴恩斯在日记中写道。</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德语形容友情,常说‘坐在同一条船上’。”回忆此次中国之旅,米尔曼表示,合唱团就像一艘德中友谊之船,用歌声连接彼此,用真心搭建桥梁,希望德中友谊如音符般久久回响、延续不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