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长度和时间有关,青春的价值由奉献决定
2021年新年伊始,今年毕业的年轻人即将涌入求职大潮
教育评价是教育改进的重要机制,是引导教育发展方向的指挥棒
近日,各地多所高校宣布提前放寒假的消息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公布
“鸡娃”现象,不仅在中国有,在日本、韩国等东亚社会也是常见现象
1月7日至8日,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只有一步一步走,才能保证量子计算领域的健康发展
要把博物馆作为学校的延伸或者第二课堂,着重于科技知识的传播与传授
调整假期和学期,务必要得到学生的理解与支持
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丰富艺术实践活动
分享到
建立学术成果终身问责制,治理学术交易
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尽快适应新生活
不管是思政教师培养,还是思政课堂创新,都要放远视线、提升格局
无论如何,每一个人为理想奋斗洒下的汗水都不应该被辜负
高校就业率总体稳定,国内深造比例走高
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公费师范生就业工作督查机制
积极的、科学的开展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是中小学的责任和担当
教育惩戒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小切口,却关系人才培养的大战略
家长的教育焦虑也反映了家长对孩子学习活动的参与不断加深
自2020年以来,多个大中城市密集出台人才落户新政策
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逐步改善,超重率和肥胖率也开始上升
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
生命科学是一门发展迅速、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学科
新设置“交叉学科”门类,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
教育惩戒权这把“戒尺”,应该威而不怒、利而有度
近日,《创新教学报告2021》在线发布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教育部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门类代码为“14”)
此次招考公告中对“亲属回避”作出明确的规定
多学一项职业技能,就多一份就业竞争力
为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搭建平台,引企入校深度合作
在这一年中,学会紧盯科技前沿,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
2020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发布
希望中传围绕建设高质量的传媒教育体系,持续推进一流本科建设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时代变革,教育能否跟上脚步
一些人疾呼打破“教授终身制”,并得到众多青年学者支持
高职师生团队研发实力相较于其他研发机构差距较大
10名大学生被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评为2020年“最美大学生”
青少年网络素养与教育创新论坛”举办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印发
八个省市将在2021年高考实行“3+1+2”模式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0年10位“最美高校辅导员”的先进事迹
《北京市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发布
高空抛物行为,有可能涉及刑事和民事法律责任
“中文+职业教育”新尝试
将地面光纤和自由空间结合,可以实现大规模、全覆盖的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
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更加强调技能贡献
登录
不能为空